生物填料濾料
立體上浮式【人工水草】
HCTL03立體人工水草“種植”在寸草不生的水體里,首先為藻、菌類提供了附著面積和棲息環境,使它們大量附著在草體上生長,在水體中建立起復雜穩定的生態網絡,消耗水體中的富營養物質,在一定區域內逐步形成良性生物鏈并達到生態平衡。在有利于微生物負載增殖的同時,也為魚蝦類提供了繁殖采卵、生長棲息、索餌和庇護的場所,并為它們營造了形成完整食物鏈的生態環境。只有恢復河湖水體的生態食物鏈,才能提高河湖水體本身所具有的自凈作用。
立體人工水草(生物填料濾料,人工填料,生物復合填料,浮床填料,人工水草,碳素纖維草),仿真設計,形態逼真,接近自然水草,投放使用方便,“種植”于河流、湖泊、池塘等各類水體中,不影響行船,不影響水體的任何使用和觀賞功能?!胺N植”一段時間以后,顏色就逐漸變成了草綠色,和天然水草渾然一體。
立體人工水草維護水體生態,主要發揮哪些重要作用呢?
1、維護水體生態,首先要建立良性的微生物系統。如果水中沒有水草,很多細菌,尤其是對凈化水質發揮重要作用的硝化細菌根本無法在空蕩蕩的水體繁衍。硝化菌具有固著生活特征,必需要有可以提供附著、掩蔽和索餌的場所。許多硝化菌在沒有找到適當載體前不能進行繁殖,以及不能利用氨源與營養源。
凈水細菌在水體中有一個生命周期。如果只讓細菌生活于水體中,將無法滿足其繁衍上的需要,這會嚴重限制細菌的數量使其無法增加。因此,我們采用立體人工水草,可以為細菌創造更多的可居住空間供它們繁衍,以期待加強它們的分解能力,加速降低有害物質。
2、水生浮游動物、輪蟲、水蚤等水生昆蟲,以及螺類、貝類、雜食性蝦類等水生動物是河湖水體的垃圾清理工,是水體生物多樣性中的重要環節。但是它們的繁衍生息,同樣需要水生植被形成的網狀棲息環境的保護。立體人工水草營造的水底樹林,可以成為它們絕好的家園。
3、在水草難以生長的水體里,青苔往往可以長得很好。青苔是水綿等絲狀藻的總稱,會爭奪藍藻、綠藻等其他藻類的生活空間,并消耗河湖、池塘水體中的養料。青苔本身還是蝦、蟹的餌料,蝦蟹從小苗開始就喜歡攝食青苔;青苔還是微生物、浮游動物和昆蟲的良好棲息場所及載體,可以為維護水體生態發揮很好的作用。但是青苔是要附著生長的,立體人工水草可以為青苔的生長構建良好的平臺和提供適宜的水深。
4、為了讓食藻魚類吃掉藍藻,減少藍藻的危害,很多湖泊、河流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魚苗,但是還是不見魚增加了多少。除了捕撈會減少一些以外,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魚類的繁殖能力太差。這不能怪魚類本身,而是水體缺乏水草,魚類沒有繁殖采卵的場所,無處采卵。顯然魚類不會增加,只會減少。很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讓立體人工水草來為魚類搭建愛巢,使魚卵產在立體人工水草上,為魚類生長繁殖創造條件。經過一段時間,不僅食藻魚類會增加,還可以在水流中見到以往來回穿梭的鯽魚、穿條魚,旁皮魚,甚至在水草間匍匐穿行的小蝦,恢復河道以往的蓬勃生機。
5、河湖水體里如果能夠種植天然水草,當然還是盡量多種天然水草,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天然水草無法種植。一是河岸是混凝土或塊石駁岸,沒有淺灘,水草無處種植;二是水深不適宜或太深,不能種植水草;三是水體污染嚴重,水草無法生長。在這些情況下,都只能用立體人工水草代替天然水草。另外,天然水草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生長期短,有很強的季節性,每年都需要清理、復種,比較麻煩。天然水草的枯敗枝葉如不及時清除,不僅影響景觀,而且污染水體。植物死亡產生腐蝕物質,釋放到水體中,會造成更嚴重的水體污染。相比較立體人工水草,維持時效長,一次性投資,可以放置十幾年,不受季節更替的影響,春夏秋冬一樣發揮作用。生產、種植(布放)都很簡單,可以實現免維護,非常簡單、實用。
6、在淺水湖泊等較大水體里,因風浪引起的水力擾動使沉積物再懸浮是營養物質內源釋放的主要方式。而立體人工水草的“種植”,具有減浪和消浪的作用,能夠穩定近岸水體,促進水體懸浮物沉降,減輕水體渾濁,提高水體透明度,促進泥沙淤積和淺灘形成,并為漂浮植物、浮葉植物和沉水植物的恢復提供有利條件,最終和天然水生植物共同“生長”,共同形成天然的消浪帶。
在水體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的今天,讓我們重視構建人工水草營造的水底樹林吧!如果得到多方面的重視,經過不太長的時間,水體生物的多樣性,將回歸自然的良性循環,我們將又會看到一個清新潔凈、生動活潑的水體世界!